(六)出血致死的病例
有一病人因腰椎间盘突出症,接受手术治疗,术中发生硬膜外静脉出血,由于血管较粗,出血很多,术者是一个比较有经验的客服,压迫止血,出血就停止了。然而还没有到出血停止的时候,取出棉片看看,出血又发生。这样来来回回多次出血,引起病人休克,休克后大脑供血不足,呈大脑昏迷及强直,终死亡。这个病例,得到以下的教训,即静脉出血,一般可以用压迫止血法停止出血,但时间要长,要等待破裂的静脉血栓形成,出血才会停止。看见出血,不要沉不住气,要沉着。术者是整个手术的领导者和组织者,应让麻醉客服尽快输血。以上情况,是不应当发生的。
(七)腰椎间盘手术引起腹腔内大出血
这种失误非常少见,但也有发生。后路椎间盘手术,切开椎问盘之后,用垂体钳伸入髓核中咬除髓核。一般椎体的前后径是3cm左右,有的术者为了使手术做得.奋力咬除,向前再向前,直到穿破前纵韧带,到达后腹膜,容易损伤的血管是肠系膜下动、静脉,其次是髂总血管。如在术中,发现病人突然血压下降,而术者亦注意到进钳过深,疑有此失误,则应当立即缝合后部切口,或者压住切口,把病人迅速翻过身来,打开腹腔,找出出血的血管,作适当的处理。这样才能挽救病人。虽然大血管破裂.可是从后方的切口内,很难看出前方的出血,因为前面是很大的后腹膜间隙,可容纳很多血液,血液也不会通过前纵韧带到达后部手术区域,因此重要的是观察病人血压。如果病人当时没有休克,返回病房血压骤降,护士报告客服,再迅速进入手术室,打开腹腔止血,如有延误,病人必死无疑。这种失误文献上有过报道。所以摘除髓核,决不能过深。
(八)椎间隙感染
椎间盘部分摘除后,引起问隙感染,这不能作为手术医师的问题,可是无论如何,这是手术引起,应当看作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。骨科客服要特别重视无菌操作。当我们看过一个椎间隙感染的病人,我们就体会到病人的痛苦是何等严重,永远也不会忘记。由于神经根就在炎症区域内,疼痛剧烈,并有肌肉的抽搐,致使患者坐卧不安。一般病人有发热,白血球增高。治疗的方法,除用石膏床限制活动,不再手术,用保守治疗。大约要2个月~3个月的时间,病变才能稳定,半年之久X线片上可以看到间隙有钙化,显示骨性融合。注意造成感染的原因是多环节的,要从多方面来预防。
(九)延误了急性髓核脱出压迫马尾的诊断
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,患者因抬一重物,有时仅端一小盆水或打一喷嚏,即感腰部严重疼痛,会阴麻木,不能排小便,有时还合并有双足下垂。一般见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。有些骨科客服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,不能及时做出诊断,因此延误手术。等到认识清楚,即使马上手术,也为时过晚,马尾神经已不易恢复了。
这种病,原则上应当病人一到,则诊断清楚,急症手术,由后路进入,把突人椎管的髓核摘除,但虽立即手术解除压迫,恢复仍然是非常慢的。
由于突出在中央部,所以手术的方式也要采取全椎板切除,从一侧进入,显露不够,有时要通过硬膜,前后切开硬膜,才能取出突出的髓核组织。如果切开硬膜,用吸引器吸除脑脊液,应用小口径吸引器,上包棉花,吸力不允许太大,否则神经根会被吸入吸引器中,很难取出,如用力取出,会损伤神经。在缝合硬膜时,也要特别注意,边缘对好,如有渗血进入硬脊膜中,将来粘连很多,神经也不易恢复功能。即使手术做得很好。恢复期也要以年计算。
这种急性突出,有时候是人工造成的,这就是推拿按摩所造成的。笔者曾看到因推拿而引起的急性髓核脱出。虽及时经手术摘除髓核,经过2年一3年,大、小便功能有所恢复,而双侧下垂足未见好转。因此推拿术也要注意其并发症,虽不是手术失误.也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。
(十)遗漏纱布于棘旁肌中
一般胸腔和腹腔的手术,有严密清点纱布的手续,即使有这样的制度,还会出现遗漏纱布的事故。
笔者曾看到l例患腰椎间盘突出症,进行过手术治疗,术后切口感染,流脓,经过窦道切除,椎板部分切除共21次手术,后在棘旁肌内取出一块纱布,窦道口才闭合。这块纱布在病人身上呆了5年3个月,给病人带来痛苦。
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,虽然不是很大的手术,有的时候,还是很深的,应当清点纱布,才能避免事故。有时使用小纱布(小鱼)或脑棉片止血时,亦应清点,以免遗漏。
据统计,骨科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二大因素,诸如颈腰椎病、股骨头坏死、关节炎疾病等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,骨病患者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。因此,对于骨病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!在杭州骨科医院网上预约挂号,独享优先就诊等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