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诊断标准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、自身抗体及X线改变。典型的病例按风湿病学学会分类标准诊断并不困难,但以单关节炎为发症状的某些不典型、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,常被误诊或漏诊。对这些患者,除了血、尿常规、血沉、C反应蛋白、类风湿因子等检查外,还可做核磁共振显像(MRI),以求早期诊断。对可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定期复查、密切随访。
2.活动性判断 判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的项目包括疲劳的严重性、晨僵持续的时间、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程度、关节压痛和肿胀的数目、关节功能受限制程度,以及急性炎症指标(如血沉、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)等。
3.缓解标准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缓解标准有:①晨僵时间0于15min;②无疲劳感;③无关节痛;④活动时无关节痛或关节无压痛;⑤无关节或腱鞘肿胀;⑥血沉(魏氏法)女性小于30mm/h,男性小于20mm/h。
符合5条或5条以上并至少连续2个月者考虑为临床缓解;有活动性血管炎、心包炎、胸膜炎、肌炎和近期无原因的体重下降或发热,则不能认为缓解。
据统计,骨科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二大因素,诸如颈腰椎病、股骨头坏死、关节炎疾病等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,骨病患者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。因此,对于骨病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!在杭州骨科医院网上预约挂号,独享优先就诊等服务。